登峄山感怀·其二·上下峄山峰

朝代:明朝|作者:湛若水|

上下峄山峰,危石度千重。回头倚岩坐,洒落观大通。

何名为大通?是身在虚空。欲归前无路,插趐凌天风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示法达偈三首·其二唐朝·惠能汝今名法达,勤诵未休歇。空诵但循声,明心号菩萨。汝今有缘故,吾今为汝说。但信佛无言,莲华从口发。
  • 2.《次韵光祖避地眉溪十绝·其十宋朝·陈渊了斋力欲排邪说,谁遣奇穷道不兴。长恨人亡琴亦往,赖传心法有卢能。
  • 3.《己丑下第南还明朝·包鼎孤舟千里赋南归,惭愧逢人问礼闱。野浦关情芳草远,曲江回首杏花稀。半生事业双蓬鬓,十载风尘一敝衣。临水高歌向何处,夕阳烟树共依微。
  • 4.《寄蔡彦规主簿宋朝·释道潜绕舍苍烟晚更凝,隔帘新月未多明。栖乌著树无馀噪,老桧吟风有细声。客散愈怜真境好,定回犹觉幻身轻。可堪俗子能知味,此语聊传北郭生。
  • 5.《任价玉馆东园十题·如春轩宋朝·释德洪槛前摇绿玉,杯面吹红鳞。主人饱谈笑,和风熏坐宾。但觉天宇迥,尘滓欲清辰。虽非曲水会,自是斜川人。
湛若水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