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文衡山内翰约同居南岳

朝代:明朝|作者:湛若水|

谁人不说文衡山,闻说衡山开我颜。我有衡山旧精舍,相期月底共追扳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青林渡元朝·张仲深青林渡头月影微,舍南鸦阵归提提。澄江入夜客唤渡,短艇剪烛閒裁诗。田园每为乐事废,鼓角又起残年悲。十年踪迹半江海,草草杯盘慰别离。
  • 2.《题画明朝·朱同老虬参天势欲动,古树错立交隆嵷。清溪雨过生碧云,隔岸岚光入檐重。小亭临水清且涟,怪石翠湿苔藓妍。倚栏读书两忘言,岂应未了黄庭篇。
  • 3.《一夕览郑谷鹧鸪诗聊识其意明朝·何吾驺匿影深啼亦已阑,空令客袂怅江干。卑栖未敢争鸡食,度岭时闻唱路难。细敛羽毛那用锦,但存陵麓忍辞寒。中原多少能言鸟,莫以江南鹦鹉看。
  • 4.《种山对雨柬林大合用山亭秋集来韵明朝·佘翔西风吹雨暗城头,囊里无衣怯素秋。莲社不妨彭泽醉,铜鞮偏忆习池游。行歌却笑空弹铗,作赋何缘共倚楼。河汉盈盈分一水,天孙犹自望牵牛。
  • 5.《送俞子旦领教南还兼讯其弟季郎明朝·李孙宸都门送别转凄其,正是榴花照眼时。曲以调高多骇俗,官从毡冷未妨诗。滞留愧我仍浮梗,归去怜君有稐篪。为问池塘春梦好,故人曾不入相思。
湛若水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