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颂并序·其十二·委任第一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参彼将,德性好攻心。

仔细究情随彼好,中行离反诡相亲,设利诱前擒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菩萨蛮·春云吹散湘帘雨清朝·纳兰容若春云吹散湘帘雨,絮黏蝴蝶飞还住。人在玉楼中,楼高四面风。 柳烟丝一把,暝色笼鸳瓦。休近小阑干,夕阳无限山。
  • 2.《香菱咏月·其二清朝·曹雪芹非银非水映窗寒,试看晴空护玉盘。淡淡梅花香欲染,丝丝柳带露初干。只疑残粉涂金砌,恍若轻霜抹玉栏。梦醒西楼人迹绝,余容犹可隔帘看。
  • 3.《和靖夜吟图明朝·王汝玉娟娟霜月夜窗虚,隐几看花乐有馀。心事暗香疏影里,平生不作茂陵书。
  • 4.《丁未初度自述·其二明朝·王弘诲丁未初秋月八日,吾今六十六年过。风云自庆明时遇,岁月堪怜暮景多。缑岭笙箫怀子晋,恒河津筏念弥陀。尧天舜日知何有,白石南山浩浩歌。
  • 5.《闺思明朝·史羊生秋来庭院夜生凉,络纬声多思更长。莫向交河啼汉垒,寒衣捣尽未成装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