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颂并序·其二十三·委任第一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狂寇走,乘马复还京。

结局奏功须均赏,莫将亲识冒功升,反掩勇无名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王承检掘得墓铭唐朝·不详车道之北,邽山之阳。深深葬玉,郁郁埋香。刻斯贞石,焕乎遗芳。地变陵谷,崄列城隍。乾德丙年,坏者合郎。
  • 2.《举场旧话·其二唐朝·佚名上等举人,应同人举。中等举人,应丞郎举。下等举人,应宰相举。
  • 3.《丁亥莫春有怀明朝·王邦畿一自烟尘后,亲知音信稀。出门芳草绿,闭户梨花飞。古道行人绝,长城饮马肥。临风倍惆怅,何处送春归。
  • 4.《菊集有开养和居赋明朝·伍瑞隆风高霜清冷花动,帝遣东篱绘秋梦。飞梢碾玉累明珰,削叶装金打仙凤。绿骨仙人语且笑,广袖凝嫣紫绡冻。翠幄垂阴阴欲翻,明霞映川月相送。画图诗笔两难足,分与春风锄露种。
  • 5.《用东坡先生清虚堂韵送黄无庵佥事归甘肃兼寄许天玉清朝·王士祯金城烽火连瓜沙,榆林盗贼趋彭衙。三秦昨夜捷书至,关门百丈开莲花。瓯闽格斗尚未已,天南望断今无家。登陇嘶群怯班马,及关接翅随昏鸦。甘州官舍幸少事,译经往往纷天葩。...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