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颂并序·其十二·风角第二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假令法,且论在三冬。

彼国守干吾欲讨,风生西北不堪征,以此较馀宫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越燕二首唐朝·李商隐上国社方见,此乡秋不归。为矜皇后舞,犹著羽人衣。拂水斜纹乱,衔花片影微。卢家文杏好,试近莫愁飞。将泥红蓼岸,得草绿杨村。命侣添新意,安巢复旧痕。去应逢阿母,来莫...
  • 2.《谢灵运诗云中为天地物今成鄙夫有取以为韵遣兴作十章兼寄云叟·其六宋朝·李彭孔融天下士,荀彧双南金。既为阿瞒用,复为阿瞒禽。独闻管幼安,龙蟠沧海深。难用固难杀,耿光垂古今。
  • 3.《咏史二十二首·其七·汉高祖宋朝·赵戣真主乘昌运,假王恢隽功。如何亡赖子,失笑未央宫。
  • 4.《赠仙翁三首·其二宋朝·钱忠小舟泛泛游春水,竹笠团团覆败蓑。盈棹长风三尺浪,满船明月一声歌。非干奔走厌浮世,自是情怀慕素波。惟有仙翁为密友,就鱼携酒每相过。
  • 5.《六平山明朝·李叔玉九日秋高日尚炎,六平山水耸遐瞻。喜兹洛社宾朋集,爱此林泉吏隐兼。濯热忽临东涧曲,登高直造首山巅。菊花灿烂盈头插,蓁莽离披裹手拈。张旭三杯闻大笑,太邱群子奋双髯。...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