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颂并序·其十七·风角第二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占风法,申子是贪狼。

丑戌谓之公正位,奸邪辰位自然当。

细审看来方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出行四图为何燕泉先生作·沙苑禁城隈明朝·薛蕙沙苑禁城隈,天闲十二开。欲修群牧令,还倚列卿才。照野云千色,填山锦万堆。铸形珍汉阙,市骨小燕台。大阅军容壮,横行虏阵摧。始知中国富,不假大宛来。
  • 2.《东郊游宴·其一元朝·张师曾苔径碧新沐,忽动幽人履。瞻林感初荣,缘涧寻芳芷。江鸭来充庖,山杯聊泛蚁。眷言素心友,相期弄烟水。
  • 3.《陶渊明赞宋朝·释广闻和露锄豆苗,不觉日又夜。飘然从何来,定在南山下。
  • 4.《送淩汉章还苕明朝·朱志束书孤剑别西秦,红树青山泼眼新。千里风尘双短鬓,五湖烟水一闲身。梦回孤馆寒砧急,望入遥空候雁宾。料得纪行多赋咏,云笺无惜寄《阳春》。
  • 5.《秋雨遣怀效白香山·其三明朝·李之世妒风佞月几评章,案上狂涂墨数行。漫与侏儒分月俸,时从黎婺觅名香。尊开稔酌堪娱客,带解椰阴可纳凉。共指垂虹占霁色,微微城角吐斜阳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