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五·占云第三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徵音姓,赤色火烧金。

非火克金成大器,青云黄助黑云凶。

军将祸殃深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吴子使札来聘春秋战国·公羊高  吴无君,无大夫,此何以有君,有大夫?贤季子也。何贤乎季子?让国也。其让国奈何?谒也,馀祭也,夷昧也,与季子同母者四。季子弱而才,兄弟皆爱之,同欲立之以为君。...
  • 2.《过故居元朝·伯颜(子中)白头归故里,荒草没柴门。乡旧仍相见,儿童且不存。忠清千古事,骨肉一家魂。痛哭松楸下,云愁白日昏。
  • 3.《江行宋朝·毕仲游长航驾浪入烟空,大醉高吟天地中。快事平生未曾有,渡江才得一帆风。
  • 4.《送余三轩赴广西廉访副使元朝·高德游丹扆皇皇遣使华,乌台驰传趣齐瓜。绣衣直指三千里,丝辔周询百万家。境内风生无毒草,岭头春早有梅花。蕃宣允作南邦式,补衮遄归宠遇加。
  • 5.《五君咏·其三·汪户部苕文清朝·王士祯左司固简傲,狂狷乃其真。邈然望终古,岂顾世上人。轩冕讵足贵,云壑心所亲。著书洞庭上,寥寥谁问津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