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十八·占云第三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戊己日,前面有云青。

忽止忽行权且住,军人讹语审详听,施德惠于兵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浪淘沙·濯锦江边两岸花唐朝·刘禹锡濯锦江边两岸花,春风吹浪正淘沙。 女郎剪下鸳鸯锦,将向中流定晚霞。
  • 2.《赠从弟宣州长史昭唐朝·李白淮南望江南,千里碧山对。 我行倦过之,半落青天外。 宗英佐雄郡,水陆相控带。 长川豁中流,千里泻吴会。 君心亦如此,包纳无小大。 ...
  • 3.《题黄鹤楼明朝·王应昌风月古今同。问当年酒意诗情,可能借笛声吹出;楼台高下映。喜此日江光山色,尽教从茶味寻来。
  • 4.《和杜工部秋兴八首·其六明朝·石宝江海因循易白头,几番萧瑟对高秋。青山红叶霜前丽,蔓草寒烟雨后愁。髀肉寻常消汉马,閒情早晚付沙鸥。华虫藻火关心日,云树笼葱接帝州。
  • 5.《谒岳庙明朝·李梦龙浑源南去是恒山,路阻千岩万壑间。一自重华移望后,便传飞石落人间。綵云缥缈龙旌远,紫盖茏葱鹤驭还。时雨时旸惟帝念,愿分和气散尘寰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