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十一·(京本列第二)占雨第八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天雨蛩,在敌不能攻。

或鳖或鱼皆凶兆,我军见者便回程,不动必遭凶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芳心苦·杨柳回塘宋朝·贺铸杨柳回塘,鸳鸯别浦。绿萍涨断莲舟路。断无蜂蝶慕幽香,红衣脱尽芳心苦。返照迎潮,行云带雨。依依似与骚人语。当年不肯嫁春风,无端却被秋风误。
  • 2.《雨中柬吴山人汝震时寄居铁柱观明朝·沈九畴倚柱看黄鸟,窥檐拂翠条。吾衰春亦去,汝病兴还饶。山色楼中雨,江声郭下潮。何如平楚外,烟柳赤栏桥。
  • 3.《询白公东坡不得二首·其二清朝·王士祯东坡东涧绿成阴,刺史当年惠爱深。想见竹枝歌舞处,木莲花映水林檎。
  • 4.《踏莎行·其四·和云间诸公春闺清朝·王士祯芍药红酣,蘼芜碧聚。罗帏难把春寒护。知他何处送愁来,春来却是愁来路。莺燕多情,芳菲易度。才消几度黄昏雨。朝来不忍捲帘看,落花片片辞人去。
  • 5.《和南湾亭明朝·周允中南湾亭子涧之南,云影天光一鉴涵。翠柏依岩巢水鹤,青山拔地耸晴岚。人如元白诗千首,梦到羲皇酒半酣。闻说往来有畸士,相逢半日剧清谈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