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六·(京本列第二十五)占雷第九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冬三月,何事忽雷鸣?

只利客居非利主,高旗先举定须赢,后战必无成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答张五弟唐朝·王维终南有茅屋,前对终南山。终年无客长闭关,终日无心长自闲。不妨饮酒复垂钓,君但能来相往还。
  • 2.《九日登梓州城唐朝·杜甫诗一 伊昔黄花酒,如今白发翁。追欢筋力异,望远岁时同。弟妹悲歌里,乾坤醉眼中。兵戈与关塞,此日意无穷。 诗二 客心惊暮序,宾雁下襄州。共赏重阳节,言寻...
  • 3.《鹧鸪天·其三·赏芍药宋朝·侯寘梦想当年姚魏家。尊前重见旧时花。双檠分焰交红影,四座春回粲晚霞。杯潋滟,帽敧斜。夜深绝艳愈清佳。天明恐逐行云去,更著重重翠幕遮。
  • 4.《颂古六十二首·其二十宋朝·释清远八面当风祇这是,拂袖之谈动天地。堪爱卖身王老师,不作贱兮不作贵。
  • 5.《征妇词明朝·江源夫婿霍家郎,膂力排南山。名籍属羽林,曾列鸳鸾班。去年拒战天山虏,今年又伐交州蛮。嗟君频岁苦征战,一身许国何曾闲。君行万里道,日日风霜颜。南征复北征,车马何时还。...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