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十九·(京本列第二十五)占雷第九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密云见,踊跃若倾河。

或有雷声先大作,其时有雨也无多,说处莫偏颇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春郊明朝·王邦畿闭门日以久,出郭尚鸣莺。为爱清溪色,春风绿草生。云低沧海树,潮上夕阳城。何处山中叟,独闻伐木声。
  • 2.《惠山泉同空斋同年用坡公韵明朝·王永吉嵯峨西神山,太湖荡其腹。水汽蒸为泉,泉源各殊族。龙缝与罗汉,渟泓石坎蓄。逊名及慧照,或堙或复续。珠帘瀑布飞,清韵奏琴筑。若冰嵌深洞,萦纡径缩蹙。惟兹桑苧神,可爱...
  • 3.《再和戴尧卿游灵隐宋朝·许景衡云房相与话浮生,此乐须知未易名。释子命题良有自,老人琢句得能清。倚天楼殿三吴胜,落日湖山万古情。诗社若容追故事,未饶五字有长城。
  • 4.《颂古四十首·其三十六宋朝·释守珣问佛唯言乾屎橛,非独抽钉兼拔楔。不是韶阳老古锥,争得亲言出亲舌。
  • 5.《度庾岭寄同社诸子明朝·李孙宸庾关初度日,雪色满山春。乍惬扳梅想,翻怜赠别人。虹光望白社,龙剑隔延津。寄尔一枝去,应怀京洛尘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