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一·(京本列第六)占日第十一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太阳位,为主正为君。

兆主国君家国事,通行循度总和平,昏蚀主忧惊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摄山秋夕作清朝·屈大均秋林无静树,叶落鸟频惊。一夜疑风雨,不知山月生。松门开积翠,潭水入空明。渐觉天鸡晓,披衣念远征。
  • 2.《海青马生肝·其二元朝·陈伯通催荐厨中语未阑卷中作「中厨」,似当从。),控拳豪客簇雕盘。翠翻云叶并刀乱,冰透霜花楚玉寒。一吮味甘牙齿滑,十分香彻鼻头酸。梦魂不到鲈鱼鲙,醉眼江湖特地宽。
  • 3.《早秋刈穫述怀明朝·汪枢杲杲朝日升,垂垂水田熟。喌喌呼白鸡,决决饮黄犊。稍稍溽暑收,瀼瀼露华沃。庭户绝追呼,春秋足鱼菽。卒岁计所馀,脩我墙与屋。男悦女欣欣,杯炙劳僮仆。躬耕一丘田,饱食...
  • 4.《冬日登海陵德香阁清朝·王士祯槛外红梅初吐萼,千枝万朵压檐低。淮南斜日登高阁,目极寒芜雪涨溪。
  • 5.《柳梢青·飞絮影清朝·杜文澜已误前身梦中寻,梦化了春魂。院落斜阳,池塘淡月,难系愁根。东风不堕香尘,荡万点、相思泪痕。飘泊何心,虚空欲碎,谁管离人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