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四十·(京本列第六)占日第十一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太阳畔,气色似人兵。

若在离边移寨上,君王易代表临坰,贤者得其情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守边劝农疏汉朝·晁错臣闻秦时北攻胡貉,筑塞河上,南攻杨粤,置戍卒焉。其起兵而攻胡、粤者,非以卫边地而救民死也,贪戾而欲广大也,故功未立而天下乱。且夫起兵而不知其势,战则为人禽,屯则...
  • 2.《即事五首·其四宋朝·吕陶林下木奴渐熟,樽前欢伯差浓。万事都来身外,一毫不置胸中。
  • 3.《冬朝访谢氏园林时主人未起留题壁间明朝·王邦畿积雨解重霄,行寻趁蚤朝。寒林爱初日,扶杖过危桥。梅影无遗叶,溪流有剩潮。向南亭子上,高挂道人瓢。
  • 4.《江儿水明朝·王玉峰这阨运终须转。龙鳞定可攀悬。知此去把经纶展。料苍天不负男儿愿。你如今何苦就生机变。试听捷音不远。那时节呵。夫贵妻荣。你岂肯恩离情断。
  • 5.《邗沟绝句宋朝·释道潜隔屋萧萧风度竹,当空粲粲斗翻芒。峥嵘岁月人间暮,目断云山归兴长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