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四十三·(京本列第六)占日第十一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太阳畔,青气散如飞。

变作雁行分势列,外邦小国贼臣欺,谋反祸相随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胡廷晖画明朝·张羽画师我识吴兴胡,身长八尺苍髯须。目光至老炯不枯,藻绘万象穷锱铢。大儿十岁能操觚,小儿五岁能含朱。得钱但供酒家需,时复纵博为欢娱。魏公家藏《摘瓜图》,妙笔奚翅千明...
  • 2.《大中时语唐朝·不详郑杨段薛,炙手可热。欲得命通,鲁绍瑰蒙。
  • 3.《清丰故老传语(题拟)唐朝·佚名金堤头,上有秦女楼。
  • 4.《秋夜长元朝·希陵秋虫啧啧寒莎底,城头秋月白如水。二十五点秋夜长,点点滴断离人肠。万里一身风露凉,家家秋砧捣衣忙。
  • 5.《大陆行明朝·石宝大陆泽水秋泠泠,苇花初白荷盖青。红裙荡桨红波靓,八月江寒犹采菱。菱角槎牙芡实满,明珠紫贝多零散。白日清歌应石淙,黄昏鸣佩随归伴。西风作恶凋苧衣,秾华回首叶飞飞。...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