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四十五·(京本列第六)占日第十一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日边气,皆应在蚩尤。

申酉且须看獬豸,丧门申未午时求,见处便堪愁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逍遥栖禅寺宋朝·唐遘圭峰大士翻经处,雅俗今犹说草堂。十顷筠篁环殿阁,百年松桧老风霜。临溪洗钵怜僧野,卷旆搜山意资藏。试取禅诠涤五虑,萧然心地顿清凉。
  • 2.《奉和姚仲美腊梅宋朝·赵旸阳和都未见芳菲,初喜寒苞发故枝。绝色夐无朱粉态,真香宁许燕莺知。凝愁金谷登楼日,敛黛温泉赐浴时。写作新声传玉笛,谁人持向月中吹。
  • 3.《挽杨簧妻联清朝·廖鸿荃鸿案德宜家,忆戒旦鸡鸣,星指薇垣光有烂;鳣堂经教子,幸后昆鹊起,雨从花县泽流甘。
  • 4.《泊槜李呈方廷对明朝·佘翔长安聚首梦中过,君自云霄我薜萝。抗疏新朝惊绛灌,裁诗故里愧羊何。地连吴越长鲸静,春入东南槜李多。握手依然青眼在,白头空自笑蹉跎。
  • 5.《钱选折枝牡丹二首·其二清朝·王士祯驿骑筠笼进折枝,洛阳金粉入宫时。永嘉水际知多少,谢客曾无五字诗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