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山庙观赛神

朝代:唐朝|作者:刘禹锡|

汉家都尉旧征蛮,血食如今配此山,曲盖幽深苍桧下,
洞箫愁绝翠屏间。荆巫脉脉传神语,野老娑娑起醉颜。
日落风生庙门外,几人连蹋竹歌还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水仙子·渡瓜洲元朝·赵善庆渚莲花脱锦衣收,风蓼青雕红穗秋,堤柳绿减长条瘦。系行人来去愁,别离情今古悠悠。南徐城下,西津渡口,北固山头。
  • 2.《明良诗·其四元朝·吴当猗与文忠,礼乐是式。克赞英庙,以匡以翼。
  • 3.《登泰山明朝·何源高出千盘岭,危攀万丈梯。眷瞻无极上,彷佛与天齐。祇见苍茫阔,平临法象低。半山双鸟翼,是处几松枝。巀嶪芙蓉削,巑岏虎豹驰。水帘龙卧稳,瑶圃鹤归迟。宫阙参差迥,星辰...
  • 4.《秋住湖口明朝·吴本泰雨夜官城暗,霜期候雁呼。瘦筇黄叶寺,高枕白云湖。岁月伤羁客,烟波狎钓徒。醉吟枫落句,秋思满东吴。
  • 5.《闰八月十四夕待月钟氏映日池馆遇雨明朝·李云龙孤斋池水上,待月拟南楼。不谓今宵雨,翻多一度秋。湿衣寒不见,盈手赠难投。来夕还相望,清光为倍酬。
刘禹锡的诗词曲代表作
刘禹锡(772年—842年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自称“家本荥上,籍占洛阳”,又自言系出中(今河北定州),其先中山靖王刘胜,晚年自号庐山人。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匈奴族后裔,出生于嘉兴的新说,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,举族东迁定居彭城。刘禹锡为贞元九年(793)进士。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,为杜佑所器重。后从杜佑入朝,为监察御史。贞元末,与柳宗元,陈谏、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,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。后任朗州司、连州刺史、夔州刺史、和州刺史、主客郎中、礼部郎中、苏州刺史等职,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,故后世题他的文集为《刘宾客集》。白居易赞其“彭城刘梦得,诗豪者也”,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“诗豪”之称,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、哲学家、诗人和散文家。
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“刘白”。与柳宗元并称“刘”。彭城刘梦得,诗豪者也。其锋森然,少敢当者。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,其为名流推重如此。会昌时,加检校礼部尚书。卒年七十二,赠户部尚书。诗集十八卷,今编为十二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