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五十四·(京本列第六)占日第十一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日四耳,顶上即为冠。

两下为缨须尽日,下为履象不为权,回报日须端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池鹤二首唐朝·白居易高竹笼前无伴侣,乱鸡群里有风标。低头乍恐丹砂落,晒翅常疑白雪消。转觉鸬鹚毛色下,苦嫌鹦鹉语声娇。临风一唳思何事,怅望青田云水遥。池中此鹤鹤中稀,恐是辽东老令威。...
  • 2.《江南曲四首唐朝·储光羲绿江深见底,高浪直翻空。惯是湖边住,舟轻不畏风。逐流牵荇叶,缘岸摘芦苗。为惜鸳鸯鸟,轻轻动画桡。日暮长江里,相邀归渡头。落花如有意,来去逐船流。隔江看树色,沿月...
  • 3.《凉轩宋朝·江泳一轩新创足清凉,岸帻披襟暇日长。极目闲田虞舆芮,凝神虚室老兼庄。檐牙高揭啄山色,簟角平舒约水光。料得北窗风更细,何妨笑傲比羲皇。
  • 4.《拟寒山寺·其一百二十四宋朝·释怀深人生如下棋,机巧未尝已。劫劫只图生,忙忙惟怕死。路头既错了,心眼亦虚弃。不荐这一着,对面若千里。
  • 5.《春日同祖贤二道人步云归亭忽忆东坡此日诗有怀其人次韵宋朝·释德洪谁家杨柳欲遮门,依约东坡醉处村。捶地不堪华屋句,仰天空记刻舟痕。尚馀千载风流在,乞与三人语笑温。归路松风吹冻耳,共追前事吊英魂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