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五十五·(京本列第六)占日第十一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太阳位,下复见形圆。

便若白来其色黑,王更国变别忧权,一日见忧煎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鹤楼传说宋朝·王象之黄鹤楼,在子城西南隅黄鹄矶山上,自南朝是著,因山得名。鹄、鹤古通用字。《南齐志》以为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。唐《图经》又云费祎文伟登仙驾黄鹤返憩于此。阎伯圭作记...
  • 2.《书座自警四首·其三明朝·王渐逵山则有薇,或渔于河。牛则有草,犀兕其皮。谨尔彝度,尔室尔家。跬步罔虞,踬蹶用嗟。童弁遄棘,亦孔之俄。今者不最,日月其差。
  • 3.《赞四祖宋朝·释守卓法法明心,尘尘垂手。正出黄梅,傍生牛首。巍巍双峰,天长地久。
  • 4.《涿州元朝·刘绍抱介耻儇媚,离尤滋慨慷。扣阍道无由,恻恻辞帝乡。寒冬百卉腓,驱马践严霜。晨过涿鹿城,惊飙恍沙场。息徒用税驾,遐眺临空荒。群山从西来,千里横青苍。倚剑事悲咤,令人...
  • 5.《秋日闭关·其十二明朝·李之世衰鬓频添白,病眼不成青。秋色无聊赖,寒光满户庭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