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十三·(京本列第七)占月第十二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月有晕,白虹向中穿。

天下大兵看即起,更兼壮士执仇冤,大怒气冲天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入彭蠡湖口南北朝·谢灵运客游倦水宿,风潮难具论。洲岛骤回合,圻岸屡崩奔。乘月听哀狖,浥露馥芳荪。春晚绿野秀,岩高白云屯。千念集日夜,万感盈朝昏。攀崖照石镜,牵叶入松门。三江事多往,九派...
  • 2.《送王一山还湖湘五首(与一山相期一游)·其五明朝·王渐逵太和山顶肃清真,七十二峰高压云。天门晞发同翘首,九点齐州混世尘。
  • 3.《和西湖竹枝词元朝·张师贤孤山脚下路三叉,孤山墓上好梅花。不似马塍桃李树,随春供送别人家。
  • 4.《诗一首宋朝·赵德□镵崖刻石成大像,谁道老僧多伎俩。虽云百尺最高高,应有游人到头上。
  • 5.《羊肠河吊古明朝·祁顺羊肠之河羊肠坡,山回路转高嵯峨。河中之水有遗恨,触石冲厓生白波。闻昔蠢苗犯边鄙,封豕长蛇恣吞噬。三军食尽胥沦亡,斗大孤城竟何恃。元戎率众西南来,威如罴虎声如雷。...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