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四·(京本列第五)占星第十三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土星合,相犯必为灾。

分野居当须有事,本藩太守祸之胎,修德免灾来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秋夜宋朝·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,烛花频剪欲三更。铺床凉满梧桐月,月在梧桐缺处明。
  • 2.《水调歌头·舟次感成清朝·蒋士铨偶为共命鸟,都是可怜虫。泪与秋河相似,点点注天东。十载楼中新妇,九载天涯夫婿,首已似飞蓬。年光愁病里,心绪别离中。咏春蚕,疑夏雁,泣秋蛩。几见珠围翠绕,含笑坐东...
  • 3.《再得旨退褒山成三偈代违和守钱公·其一宋朝·释清远住山久有烟霞疾,得请放还麋鹿群。厚意于公殊未报,深禅聊复对炉薰。
  • 4.《别菊宋朝·释元肇世情迁变总由他,冷眼相看只此花。露叶霜枝愁不语,主人明日又天涯。
  • 5.《螺川望月有怀陈子明杨若春余彩震明朝·李之世江干聊徙倚,流目火云残。政尔陶嘉月,游思属所欢。清辉涵水镜,皓魄漾金盘。浥露荷同汎,萦烟竹共漙。川峦宁异照,风月觉殊观。独白悲形影,何由托羽翰。砧摇风绪乱,书就...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