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九·(京本列第五)占星第十三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星相打,攻守两茫茫。

遇战血流交满野,攻城不下好堤防,宴犒赏儿郎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三冬雪·其五·望寄寒衣十五首唐朝·敦煌曲子坐更阑。灯残灭。讨义寻文愁万结。抱膝炉前火一星,如何御彼三冬雪。
  • 2.《金陵怀古呈吴山西宫讲元朝·汪鑫虎战龙争古石头,山河历历似中州。六朝遗恨千年在,诸老清谈万事休。落日藤萝梁寺晚,寒烟蔓草晋陵秋。东南歌舞英雄倦,无复新亭泣楚囚。
  • 3.《烟村宋朝·周裕千山环拱号烟村,名曰烟村却不村。路入清湘徒旅众,坐看扰扰到黄昏。
  • 4.《赞达磨偈宋朝·释元肇踏翻地轴与天关,合国人追不再还。去去一身轻似叶,长江千古浪如山。
  • 5.《寄林大参允吉明朝·祁顺地署同官早见知,十年重会楚天涯。升沉宦迹怜今日,尔汝交情似昔时。问讯恍疑身是梦,相看都觉鬓如丝。无端又动停云思,谩拂焦桐候子期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