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六·占地第十五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山谷中,下寨忌逢之。

前高后下居之险,地无草木主忧疑,明将总须知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国王朵儿只就国元朝·陆友奕世名王策骏功,远分茅土镇辽东。玉符金印传孙子,铁券丹书誓始终。沧海断霞通虎帐,黑河飞雪暗雕弓。莫忘圣武艰难日,四杰从容陟客同。
  • 2.《和晦之所感宋朝·彭汝砺万物初还白帝秋,新寒苒苒上衣裘。红泥烂醉须千日,皓发悲吟漫四愁。气挹风云诗易取,分投胶漆意难酬。簿书久废游从乐,最负江山翠满楼。
  • 3.《升堂颂古五十二首·其四十七宋朝·释怀深祖师心印没多般,悟得无劳指一弹。剔起眉毛如不荐,春风依旧著人寒。
  • 4.《偈颂一百零三首·其三十四宋朝·释月涧有准的,没窠臼。有时觑捕全无,无时觑捕还有。取不得,舍不得,饶州城里一分钞,买柄芭花帚。
  • 5.《天上谣明朝·石宝玉兔新生乳凤鸣,小仙携瑟唤飞琼。霓裳歌舞方重按,已道人间有此声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