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七·占地第十五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大驿路,前后总须疑。

或在高岗或在水,长深溪涧最无疑,下寨得便宜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宋朝·法因庵主岩上桃华开,华从何处来。灵云才一见,回首舞三台。
  • 2.《槟榔明朝·王佐(汝学)海国居奇货,何当最上珍。丘园逃禄爵,商贾忽金银。白泽通寰宇,红潮到八闽。岐黄宠臣使,别命管交亲。
  • 3.《琼台杂兴七首·其三明朝·邢宥五指山光胜九华,版图曾奏汉王家。窠中人老多遗世,被里官闲早放衙。橄榄香回茶后美,蝤蛑鲙出酒馀嘉。薰风座上羲皇客,一曲雍容咏圣涯。
  • 4.《独漉篇四首·其三明朝·何瑭洪水汤汤,神禹既导。槩云自天,谁宅四隩。
  • 5.《玄妙观·其一明朝·李学一寻幽直到玄都境,羽士蹁跹倒屣迎。席设花间闻鹤唳,风来湖上见鸥轻。尘心每与江波静,仙诀应随药鼎生。借问蕊珠宫里客,丹砂九转几时成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