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十·占地第十五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城营内,花草忽然生。

急出莫令军疾病,经旬不动将身倾,智士切须明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上元被差监酤妙觉书呈文叔二首·其二宋朝·周行己窃禄知踰分,论才昧所长。幸同操犊鼻,几不试渔阳。醉客或遭诟,少年来索尝。此吾稽古力,咄咄未须忙。
  • 2.《次吴大参时中韵明朝·祁顺细听徵音耳欲倾,诗来先慰别离情。从知郢下难为和,却愧邯郸强学行。问俗几番劳驻节,看山何处不题名。笑谈未许重亲炙,茅塞春蹊剪又生。
  • 3.《出塞曲八首·其七明朝·江源岁岁戍河源,天寒衣不完。始觉边兵苦,谁为天子言。将军奏战绩,中国竭财源。请下轮台诏,馀生入玉门。
  • 4.《关山月清朝·毛蕃紫塞秋风劲,黄榆玉露寒。可怜今夜月,还在异乡看。画角声偏惨,刀环梦已阑。城头回首望,衰草白漫漫。
  • 5.《伏龙观壁画都江图清朝·毛澄何处滩声来,座上屋瓦战。高堂三丈壁,晴天雪花溅。闸官走且顾,笼石促修堰。脉缕如医经,纵横细于线。老蛟裂山破,夜斗石犀烂。神牛腰白绶,折角江始宴。秦守当时心,倾心...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