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七·占兽第二十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城营内,生产两头奇。

或有足多生八只,四足两头祸不移,裂土应逾期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六幕山访南宋宫入斜·其三清朝·文静玉中官麦饭酹斜曛,萧寺残钟入暮云。颈饰丹青留钿轴,腕阑金翠涴苔纹。花香吴寺还刘寺,草暗阎坟又贾坟。同是春山一抔土,胜他青冢葬明君。
  • 2.《送御史巡按辽东明朝·李时勉自从罹难坐园扉,每听乌啼忆绣衣。使节乘春归上国,愁心过雨对斜晖。怜分禄米情偏厚,愧乏璚瑶愿不违。尽道门前可罗雀,谁知交谊古来稀。
  • 3.《别诗明朝·李孙宸月夜骊歌酒一卮,花开如亦解愁思。冰心自是同明月,夜夜花前照别离。
  • 4.《秋日游龙潭寺清朝·王无忝习静寻山寺,息心戒浪游。云藏嵩岳树,水泛孟津舟。听梵来龙母,鸣钟静石楼。佛奴好相伴,来往入高秋。
  • 5.《魏忠贤衣冠墓清朝·王顼龄熹宗之朝阉寺乱,不数弘恭与石显。门下谁非谒者儿,朝中半作貂珰犬。吁嗟气势真回天,茄花委鬼相钩连。杨左诸贤一网尽,镇抚狱底尸骈肩。门生天子差仿佛,张父赵母何懵然!...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