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一·占(京本列第十二)水族第二十一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兵行次,水族忌逢之。

但是鱼龙蛟蜃类,悉皆不吉兆灾危,抽退却相宜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古意·净扫黄金阶唐朝·崔国辅净扫黄金阶,飞霜皎如雪。下帘弹箜篌,不忍见秋月。
  • 2.《虎丘明朝·王弘诲几日看山到虎丘,吴宫寂寞使人愁。草深茂苑人何在,花暗横塘水自流。鸱革未消江上恨,鱼肠宁复甬东游。祇今惟有生公石,一悟空门尚点头。
  • 3.《和子坚同游东湖游字韵宋朝·彭汝砺小径行幽草,回塘汎杪秋。风波鱼自乐,芹藻雁同游。暇日容携酒,晴天好放舟。夕阳归旆晚,更向水边留。
  • 4.《题到氏田舍宋朝·蒋之奇六朝冠盖俱尘土,到氏今无苗裔存。当时任昉过田舍,野老犹记查林村。
  • 5.《望小洞庭清朝·王士祯当日苏司业,风流此暂经。重岩望超忽,远水界空冥。积雪明蚕尾,浮云下洞庭。明朝新霁好,回首数峰青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