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五·占鸟第二十二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兵行次,鹞鹗捉飞禽。

此去前程须有战,得其首领尽生擒,主将称其心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柳判官引对次邹主簿韵宋朝·刘挚斯文复古魏郊东,落落名孙祖气同。待诏方探采兰舍,最书催见受釐宫。十年樽酒瞻燕碣,几日歌吟笑郢中。天下求才君必用,莫悲长剑匣秋风。
  • 2.《送吴隐君南还明朝·余庆可叹论交日,翻成钱别时。空江怜岁晚,远道念归迟。行色关鸿雁,乡心挂柳枝。殷勤一杯酒,相劝复相思。
  • 3.《前阳别墅明朝·吴木碧水溶溶蒲野塘,绿杨冉冉隐农庄。东溪西荡皆荷芰,后落前村尽柘桑。樊圃露滋蔬叶嫩,舜田雨足稻花香。春秋拟结乡村社,鼙鼓喧天荐豕羊。
  • 4.《金珑璁明朝·李景云 崔时佩穷愁何日尽。灵台无种偏生。奴自省少曾经。晓来扶病起。消瘦步难行。有召出㡘楹。
  • 5.《六么令明朝·邵璨邻居左近。有娇娥美貌青春。相如未得遇文君。空思慕卷中人。合:料知此去必从允。料知此去必从允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