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十九·占鸟第二十二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城营内,白鹊入军营。

若作巢窝兵大起,急须移寨免灾凶,否则祸重重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观书明朝·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,晨昏忧乐每相亲。 眼前直下三千字,胸次全无一点尘。 活水源流随处满,东风花柳逐时新。 金鞍玉勒寻芳客,未信我庐别有春。
  • 2.《长门怨十二首·其十二元朝·陶应雷仙桂花开月渐明,恼人心碎是蛩声。不禁枕畔梧桐落,欲梦君王梦不成。
  • 3.《次吕教授游江心韵宋朝·释元肇鱼龙吹浪雪霏霏,更著青山倚落晖。一幅风帆到烟寺,十年尘土愧征衣。渔家蓑笠应堪换,老宿瓶盂未可依。回首谢公楼上去,池塘春草昔人非。
  • 4.《北新水令明朝·朱鼎净扮石勒上:金城万里笑谈麾。屈群雄威加海内。氐羌咸俯首。典午复凌夷奄有寰宇。跨云龙自称帝。
  • 5.《芝山寺怀黄惟雅明朝·佘翔禅关半掩远嚣尘,独坐绳床笑此身。习定不闻招隐客,草玄偏忆问奇人。愁看贝叶青山老,厌见莲花白发新。安得汝南怀叔度,汪洋千顷日相亲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