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三十一·占鸟第二十二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寨始定,白鹊入营来。

此是金星呈怪象,有人相害处谋乖,移寨免其灾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郭处士击瓯歌唐朝·温庭筠佶傈金虬石潭古,勺陂潋滟幽修语。湘君宝马上神云,碎佩丛铃满烟雨。吾闻三十六宫花离离,软风吹春星斗稀。玉晨冷磬破昏梦,天露未干香着衣。云钗委坠垂云发,小响丁当逐回...
  • 2.《携琴图元朝·吴当偶因秋兴携琴去,古木苍藤何处村。行过溪桥山路合,白云千亩不知门。
  • 3.《枯骨颂·其二宋朝·释怀深皮包血肉骨缠筋,颠倒凡夫认作身。到此始知非是我,从前金玉付何人。
  • 4.《京口早发明朝·佘翔远寺疏钟动,长江片月流。客愁眠不得,起视水边楼。河汉星将曙,关门柝未休。榜人初击楫,西上秣陵州。
  • 5.《同愚山侍讲弘衍庵看海棠柬梅耦长四首·其一清朝·王士祯韦杜城南十万家,东风处处酒旗斜。不知冷节匆匆过,犹见僧楼一树花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