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声闹·其十四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占飞鸟,何事入军营。

若在德乡加喜气,只从刑地是凶声,百鸟一般听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九日同序翁邵园赏菊赴李蒲汀之约用旧韵明朝·王立道几年闻说邵家园,今日黄花对绿尊。水阁山亭斜肖郭,柳蹊松坞曲成村。登高直倚林梢槛,向夕仍开竹外轩。莫谓丝纶有馀暇,太平箫鼓藉君恩。
  • 2.《赠张子恭元朝·张仲深三载怀人岁月长,吾宗神秀郁相望。墙东业在名尤重,冀北群空马独骧。已喜黄堂时振佩,暂留乌府一褰裳。后期如舣江阴曲,共捲青帘泛雪香。
  • 3.《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·其九宋朝·释德洪昼永呼童挂北轩,青山无数卧披看。独怜杜宇啼声晚,催发芭蕉战莫寒。
  • 4.《余山·其十二元朝·清珙法道寥寥不可模,一庵深隐是良图。门前养竹高遮屋,石上分泉直到厨。猿抱子来崖果熟,鹤移巢去涧松枯。禅边大有閒情绪,收拾乾柴向地炉。
  • 5.《梅花百咏·其六十五·秀出等夷明朝·李江年来跳入此冰壶,老眼迟迟月色孤。是个良能真样子,还为神化大规模。孤根不为风霜改,素节宁能骨格殊。人道南枝有如此,北枝借问怎何如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