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声闹·其十五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城营内,鸟散作巢窝。

其地欲荒堪在即,速须移寨莫蹉跎,不去祸来磨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京兆府栽莲唐朝·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,水上叶田田。我来一长叹,知是东溪莲。下有青污泥,馨香无复全。上有红尘扑,颜色不得鲜。物性犹如此,人事亦宜然。托根非其所,不如遭弃捐。昔在溪中日,花...
  • 2.《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宋朝·苏辙怪我辞官免入商,才疏深畏忝周行。学从社稷非源本,近读诗书识短长。东舍久居如旧宅,春蔬新种似吾乡。闭门已学龟头缩,避谤仍兼雉尾藏。南商西洛曾虚署,长吏居民怪不来。...
  • 3.《闺梦·其一明朝·王润烧残银烛绣房深,帘外春寒入翠衾。梦里不知离别后,笑援双带结同心。
  • 4.《和子静三绝·其一·亭竹二首宋朝·陈渊窗外度声风宛转,庭前舒影月分明。参横斗转情无尽,骨冷魂清梦不成。
  • 5.《感事明朝·吴琏青骢迢递一旌持,日烈霜横鬼魅知。流放不谈谈齿决,豺狼无问问狐狸。连村惨澹云霞黑,一路沧凉草木悲。珍重古来强项者,堂堂宫事不容私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