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声闹·其十八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鹰与鹞,逐鸟奔吾军。

前有暴客来势猛,速当准备莫因循,常守险关津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剡溪桥宋朝·许景衡去去来来今几秋,霜毛渐渐满人头。束书匣剑平生事,斜日江山独倚楼。
  • 2.《到慈湖九江有感·其一宋朝·彭汝砺昔赴长沙幕,初经彭蠡湖。所天正强健,此地稍踟蹰。杖屦今何在,溪山祇自如。白头双血泪,一夜落深蒲。
  • 3.《次张同年德父移松杉石楠海棠各赋一首·其二宋朝·彭汝砺张子纷纷非世情,栽杉为径护坟茔。烟冥接叶愁俱满,露落低枝涕泗横。直干森森才满握,微阴细细欲盈城。栽培会与风霜老,爱护无容蝼蚁生。
  • 4.《春兴(和韵)·其五明朝·申佳允依然百雉险巃嵷,一夜酸风射野丛。钜鹿孤营沙碛外,滹沱古渡夕阳中。健儿奔駾飏骁马,诸将逍遥挂角弓。重忆昔年村社酒,麦秋无恙雨濛濛。
  • 5.《除夕明朝·李之世三百六十日,堪怜是此宵。金虬听漏永,银蜡守更遥。觅果儿争栗,陈蔬妇办椒。流光不可驻,倏忽又来朝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