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十三·占怪第二十三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军邑内,天上忽闻声。

恰是雷声还不是,多应土地见英灵,不久战兵行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柳毅传唐朝·李朝威  仪凤中,有儒生柳毅者,应举下第,将还湘滨。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,遂往告别。至六七里,鸟起马惊,疾逸道左。又六七里,乃止。见有妇人,牧羊于道畔。毅怪视之,乃殊色...
  • 2.《次韵程渠南岁晚见寄元朝·陈镒栝苍有佳士,磊落去崖岸。高唫如涌泉,涤尽绮语砚。读书北山下,矻矻穷岁晏。平生无媚容,岂复事膏面。散策松径风,欹枕竹窗霰。惭我江湖间,避迹同燕雁。居然成落拓,涉世...
  • 3.《宋朝·李秉彝朋也老无能,淡如云水僧。
  • 4.《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·其十九·宽役苏困明朝·祁顺淘米忌多汲,割葵怕伤根。役民失之重,困苦难具言。君子平厥政,无令力役烦。能宽一分赐,自有无穷恩。口碑盈道路,传诵永弗谖。
  • 5.《入觐途中咏雪明朝·吴琏雨密风严冻转加,絮飞盐撒两无瑕。千门有地皆凝粉,万树无春自放花。晓日短詹垂玉箸,晚风平地起银沙。丰年有兆宜相庆,驻马呼童问酒家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