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十八·占怪第二十三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城营内,鼓角自然鸣。

必有敌军来击我,急须整备待来兵,著意与交征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唐朝·李商隐剑外从军远,无家与寄衣。散关三尺雪,回梦旧鸳机。
  • 2.《琴操(有序)宋朝·张宪 瀍水东奔兮涧水攸同,禾黍离离兮荠麦蓬蓬。周召不作兮桓文告终,王曰以公兮雅降为风。乌乎!平既自夷兮赧宁得不穷!右悯周。秋草...
  • 3.《郁孤台次诸公韵·其四明朝·江源百雉孤城数仞台,眼前好景胡来哉。山头古木撑云出,谷口长风卷雨来。使者谩怜东国赋,闺人休赋南山雷。江湖心思忧如结,强把离怀对酒开。
  • 4.《石门留别五弟明朝·李孙宸归来姜被正依依,惜别珠江又落晖。自笑味同鸡肋恋,却令人异雁行归。诗中梦草愁俱远,客里看云泪易挥。豫约他年春酒熟,劝酬相待未相违。
  • 5.《寄庭仙清朝·汪绎五年心事共谁论,惜别胥江日色昏。水底须眉终有相,雪中指爪已无痕。秋风鲈脍江南味,春雨梅花处士魂。毕竟家山贫亦好,知君亦厌孟尝门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