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四十·占怪第二十三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军营内,战马忽然嘶。

跑拥摇身非时乱,贼兵降伏要相欺,祭享上天知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岘山怀古明朝·王鸣雷断桥斜日出云津,访古登临感慨频。鹦鹉不吟梁浦月,铜鞮空唱岘山春。雍台树色西连楚,樊口桃花北向秦。下马便寻羊叔子,看碑几度欲沾巾。
  • 2.《句·其二宋朝·张仲时一源湛湛攀清疏,今日樽前逢一笑。
  • 3.《冬日送赵友入滇兼致马公堡城壁明朝·何巩道衰柳无条赠所亲,忍寒先折岭南春。泪零不断昆明水,梦远重辞粤海滨。晓月笳声催白发,夕阳鞭影落红尘。故侯往事如相忆,为问青门有几人。
  • 4.《读史杂感八首·其八清朝·王士祯芳华苑里奏名倡,积翠池边舍利装。衍得鱼龙新散乐,大家恩赐学曹王。
  • 5.《黄岩道中明朝·沈守正马烦人倦日晻■,岩壑争奇应接迟。雨脚云头皆米画,水田夏木忆王诗。江村种粳多于秫,秃树啼鸦怪似鸱。野性由来贪览涉,独嫌冠帻路傍知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