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三·禳厌第二十四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军行日,立夏至皆同。

令下三军诸将士,须排戈戟作先锋,将士定英雄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游泰山明朝·王㒜一峰高耸隘乾坤,宇内名山此独尊。曙色凌晨开日观,岚光经岁锁天门。远疑云雾人难到,近若星辰手可扪。七十二君封禅处,空馀遗址蚀苔痕。
  • 2.《寿司理熊公时署儋耳明朝·王弘诲载酒堂前庆寿筵,风流刺史借坡仙。持将制锦添尧衮,理却横琴助舜弦。海甸梧桐瞻凤彩,春明乔木听莺迁。如冈不浅邦人颂,为上南华第一篇。
  • 3.《涵辉阁宋朝·刘挚碧波瀰漫起春湖,草色黄深岸四隅。新谢小桃双燕至,从南微雨好风俱。暂来秪是林泉客,长见须凭水墨图。无数凫鸥记相识,近人浮泛满青蒲。
  • 4.《桃源图·其一明朝·李以贞一路桃花水,回头是战尘。飘然刺船去,领略桃花春。云际得古洞,花深知有人。人家不寥落,鸡黍共留宾。
  • 5.《归里中自咏呈屠纬真仪部明朝·邵承九衢不复上长安,归养湖南竹数竿。色染檗丝栽野服,香吹藤叶对僧餐。閒寻入翠成私路,幽梦随花绕药阑。从此脱然辞世网,故人相见有馀欢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