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十二·禳厌第二十四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凡行阵,甲午甲寅旬。

甲戌都来为一处,当时刀剑在前行,其阵勒来兵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海天长啸图(为唐彦明题)明朝·王佐(汝学)览遍林泉兴未穷,水云踪迹任西东。高秋碧海孤蓬月,晴日沧州一笛风。万里乾坤来醉眼,无边光景落诗筒。临渊独啸无人和,时有冯夷舞玉宫。
  • 2.《与郑明府四首·其四宋朝·释元肇天外横河泣露寒,中秋月好傍楼看。高标不及康庐远,难博渊明一笑欢。
  • 3.《题珍溪朱南凤书院明朝·朱谏雁荡诸峰尽向西,芙蓉水落到珍溪。琼枝玉树连书屋,白石清泉带柳堤。雨过杏川看犊饮,春深草阁听莺啼。眼前即是神仙地,何必桃源更问蹊。
  • 4.《韩信城明朝·李良柱不学淮阴母,难同张子房。本为真国士,何用假齐王。古庙临流水,荒城锁夕阳。断碑零落尽,千古叹弓藏。
  • 5.《送茂才李大师诗·其四明朝·杜辂残云落日暗空山,月色猿声万壑间。寂寞蓼莪无限恨,泉流涕泪日潺潺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