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十三·禳厌第二十四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扬兵吉,顿在九天方。

诸恶不成加喜气。

更宜上将见恩光,安得有乖张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风流箭语唐朝·佚名风流箭,风流人人愿。
  • 2.《喜日新至宋朝·周孚冲风冲雨何时了,忽忽归来岁又冬。老弟世缘真嚼蜡,病兄术业亦屠龙。寒灯眩目何妨暗,浊酒浇胸莫厌浓。庞子高郎已芜没,两穷相对且从容。
  • 3.《惜黄花慢·旧寓明朝·王翃竹密空廊。有暗萤流焰,静照蛩床。一园荒尽,故多鸟迹,风高自剪,梧叶参黄。小池浣月澄初夜,淡波起、瀫影浮凉。问画堂。何年客散,烛冷秋光。残夜委弃阴房,叹碎供鼠齧,...
  • 4.《三封庙寄侄逊道迩道明朝·何吾驺哭绝还苏亦已疏,凤衰犹见两飞雏。临风纵有一行泪,何似吾儿读父书。
  • 5.《简友人姜贵宪明朝·李贤一点葵心向太阳,知非时候鬓成霜。独忧位重乖舆论,深愧才疏乏寸长。止谤有方惟自省,避嫌无意但如常。试看涧畔苍松质,晚翠依然异众芳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