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十九·太乙式第二十七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伤门内,捕盗可移趋。

杜门有难前潜吉,景门凡事不安居,献策稍通疏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浣溪沙·一曲新词酒一杯宋朝·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,去年天气旧亭台。夕阳西下几时回? 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小园香径独徘徊。
  • 2.《鸳鸯湖棹歌·之七十三清朝·朱彝尊招宝塘倾水浅深,会骸山古家销沉。都缘世上钱神贵,地下刘伶改姓金。
  • 3.《念奴娇·登中镇山明朝·叶万善春容如旧,正花雾,笼明杜宇啼熟。匹马骄嘶,穿石径,彷佛两高三竺。古柏埋云,悬崖咽雪,庙貌犹严肃。残碑几字,苔痕侵上华屋。常忆昨岁香泉,琵琶曲竟赋,别喷珠瀑。此地...
  • 4.《寄霍觉商李鹤汀梁无奇陈五管陈瑶室明朝·何吾驺同行与子复同归,依旧青袍大袖衣。不恨同心歧出处,南山采蕨北山薇。
  • 5.《赠黄逢永明朝·李孙宸赋才江夏自家声,第五还高骠骑名。一出词坛倾左席,居然斯道破坚城。神交已见双龙合,星聚应占百里明。屈指生平俱汗漫,尊前那惜更纵横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