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三十一·太乙式第二十七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惊门路,捕盗捉逃亡。

出行一二十里路,路道不通鹊噪狂,论讼喜公方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鸳鸯湖棹歌·之四十一清朝·朱彝尊秋灯无焰剪刀停,冷露浓浓桂树青。伯解罗衣种罂粟,月明如水浸中庭。
  • 2.《剡原九曲(九首)·入江水稍决明朝·高启入江水稍决,霜降未可涉。颇闻往来人,出门即舟楫。前飞惊鹭远,下饮垂猱倢。何处问兴公,风吹赤棠叶。
  • 3.《寿许愚潭明朝·王渐逵避地出萝岭,移居向越台。偶成真率会,得与诸贤偕。乡里先论年,谈笑足娱谐。人生百龄内,时事多阻乖。生日不为乐,顾影嗟形骸。潭翁本僯党,夙昔我所怀。徒迁近伊迩,尊酒...
  • 4.《中山广轩宋朝·刘握天边登览处,雕槛俯层岑。山到三吴尽,江连百粤深。柳烟含晚色,花雨伴春阴。骚雅知多助,清虚在当心。
  • 5.《夕阳岩明朝·邢云路日落西山映远空,金乌影上玉屏风。馀晖返照千山色,满峪参差入画中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