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四·占(京本列第十七)六壬第二十八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占主客,胜负蚤须知。

甲乙丙丁并戊子,阳时出战主凶危,此事决无疑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秋怀近现代·钱钟书 啼声渐紧草根虫,似絮停云抹暮空。疏落看怜秋后叶,高寒坐怯晚来风。身名试与权轻重,文字徒劳计拙工。容易一年真可叹,犹将有限...
  • 2.《南歌子·游仙词明朝·王锡爵月色依微照,云光浅淡流。卷帘同上最高楼,试看海天万里、好清秋。酌酒金螺小,调笙玉指柔。更深鹤背冷飕飕,劝我今朝且住、莫归休。
  • 3.《朝散宋朝·陆佃使君竟亦不能奇,赖有诗翁壮观池。二百年来无此作,两三人外有谁知。鱼应变化垂天翼,鹊不经营堕地枝。况复凤毛如得凤,古来遭遇或同时。
  • 4.《寄田拒山宪副·其一明朝·朱浙使君一疏归来早,家住万山深复深。解组已无当世念,读书真见古人心。白云时下溪头钓,丹壑还从雪后临。我亦乾坤狂措大,索居何处觅知音。
  • 5.《送萧桃源·其一明朝·余继登君才宁一尉,飘泊此微官。为吏折腰苦,逢人强项难。谁怜辕下骏,真是棘中鸾。别后桃源路,春风走马看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