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十二·占(京本列第十七)六壬第二十八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经险路,惟是忌天罡。

加孟前行喜不喜,罡临四仲己中伤,加季后逃亡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云台望鹤亭宋朝·喻汝砺江山有英气,草木多秀拔。仙圣之所庐,著眼尽现杰。
  • 2.《颂古二十七首·其五宋朝·释昙贲映林映日一般红,吹落吹开总是风。可惜撷芳人不见,一时分付与游蜂。
  • 3.《寄易宣人隐居明朝·何巩道故人高隐远辞家,茆屋阴阴住海涯。深树雨眠芳草鹿,断桥风起夕阳鸦。地临南服山林古,关控西江水势斜。千里一身回首日,满城黄叶与秋花。
  • 4.《柬罗幼良明朝·李云龙卧病甘牢落,经年负胜游。出门见柳色,始觉春非秋。尔屋清溪上,门前溪水流。桃花开遍未,吾欲命扁舟。
  • 5.《节节高明朝·汪廷讷杯中绿醑倾。叙离情。夫妻百岁相依命你把。吞花性。弄月情。吟诗兴改做。齐眉举案当年敬也胜。风尘千里遥驰骋。合:美人簇拥座生春。红妆绛蜡相辉映生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