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十二·占(京本列第十七)六壬第二十八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经险路,惟是忌天罡。

加孟前行喜不喜,罡临四仲己中伤,加季后逃亡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唐朝·杜甫其一禄山作逆降天诛,更有思明亦已无。汹汹人寰犹不定,时时斗战欲何须。其二社稷苍生计必安,蛮夷杂种错相干。周宣汉武今王是,孝子忠臣后代看。其三喧喧道路多歌谣,河北...
  • 2.《春日偶成宋朝·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,傍花随柳过前川。时人不识余心乐,将谓偷闲学少年。
  • 3.《新春写怀明朝·叶菁习静观空万虑消,旁人休更说萧条。尘居自觉閒为上,世态谁怜贱转骄。花鸟当春劳杖屦,溪山随意伴渔樵。十年奔走何为者,敝尽先人箧裹貂。
  • 4.《喜孙徵君复归夏峰·其二清朝·王紫绶白云不在山,松顶一巢间。昨夜海风至,翩翩带鹤还。
  • 5.《自疑明朝·沈光文我自知人人未知,为人谋得己偏疑。拈诗且脱寒酸气,作梦偏多欣喜时。卧学袁安愁饿死,乞同伍员欲投谁。可怜声应年来少,一味虚脾只自欺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海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鸡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、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