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十二·占(京本列第十七)六壬第二十八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游都将,临日在如今。

辰上见之明日是,支乾不见用前神,三二是朝迍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冬日在吐火罗逢雪述怀唐朝·慧超冷雪牵冰合,寒风擘地烈。巨海冻墁坛,江河凌崖啮。龙门绝瀑布,井口盘蛇结。伴火上胲歌,焉能度播蜜。
  • 2.《抚州北景德寺不见古画第五尊罗汉宋朝·释德洪十八声闻解倒根,少丛林汉乱山门。知他何处攞斋去,不见堂中第五尊。
  • 3.《宋朝·释了常等闲放下,佛手掩不住。特地收来,大地绝纤埃。向君道,莫疑猜,处处头头见善财。锤下分明如得旨,无限劳生眼自开。
  • 4.《汉江明朝·吴廷用汉江雪后水初生,鸭绿粼粼万顷平。估客帆樯天上落,渔人舟楫浪中行。山光侧蘸参差树,云影深函散乱萍。款乃一声飞鸟外,满汀兰芷不胜情。
  • 5.《送周武选外补广东大参明朝·沈鍊珥笔中郎署,知君意气雄。坐移芳桂月,参驭紫薇风。鼓枻三江外,看花百粤中。太平官事简,慎勿立奇功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