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要望江南·其二十七·占(京本列第十七)六壬第二十八

朝代:唐朝|作者:义净|

行兵课,切忌反吟凶。

若遇喜神应解退,恶神立败祸来冲,反复我军中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渔歌子·玉郎至唐朝·敦煌曲子绣帘前。美人睡。庭前猧子频频吠。雅奴白。玉郎至。扶下骅骝沉醉。出屏帏。整云髻。莺啼湿尽相思泪。共别人好。说我不是。得莫辜天负地。
  • 2.《咏史八首·其二·秦始皇明朝·王佐(汝学)不禁奸邪禁古书,至愚应不至秦愚。生前遗臭熏千古,不待沙丘混鲍鱼。
  • 3.《赤壁矶阻雨明朝·丘海风雨晚来急,长江生暮愁。乱云迷别浦,骇浪蹴孤舟。薄命常为客,羁怀不耐秋。天涯思无限,浩渺付沧洲。
  • 4.《题绍禅师清碧山房元朝·大圭近峰如黛接平沙,蔀屋翛然道者家。万顷雪波鱼散子,半帘山雨鸟衔花。金灯夜照胡僧锡,银汉初回汉使槎。自古清江幽胜地,会分禅室课楞伽。
  • 5.《善哉行明朝·沈九畴今日乐胥,来日可虞。天回地游,人莫之知。彼弦我歌,会少离多。明星可掇,肃驾经过。三十六辐,轮轮相复。但惜马蹄,不惜车轴。
义净的诗词曲代表作

义净(635~713)唐代译经僧。河北涿县人,一说齐州(东历城)人,俗姓张。字文明。
幼年出家,天性颖慧,遍访名德,博览群籍。年十五即仰慕法显、玄奘之西游,二十岁受具足戒。
于咸亨二年(671)经由广州,取道路,经室利弗逝(苏门答腊巴邻旁,Palembang)至印度,一一巡礼鹫峰、足山、鹿野苑、祇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,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,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。历游三十余国,返国时,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、舍利三百粒至洛阳,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,敕住佛授记寺。
其后参与华严经之新译,与戒律、唯识、密教等书籍之汉译工作。自圣历二年(699)迄景二年(711),历时十二年,译出五十六部,共二三〇卷,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,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。师于译述之余,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,盛传京洛。
著有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四卷、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二卷,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。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生活俗、习惯等,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。 先天二年正入寂,世寿七十九。建塔于洛阳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