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松滋雨次宜都

朝代:清朝|作者:包世臣|

汉阳越江陵,千里郊原荡。松滋一夜雨,洗出万青嶂。

成邱更严壑,接武变偃仰。初讶入谷底,忽觉出云上。

峰矗排云危,江流搣谷踢。峭堑行心怵,蹴舆人怆。

终朝苦泥滑,亭下复霖涨。局身儿成翁,散蹄马亡壮。

惨澹湿烟澄,隐见陆成张。候馆人皆疲,指呼神不旺。

一雨山行艰,半日物力创。况怀兵革交,终夜心悢悢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醉中戏次师言韵兼简少逸·其三宋朝·李彭往日风流京兆眉,却穿习薄败荷衣。新诗浑作莺花语,只欠天街便面归。
  • 2.《吊宫保海忠介公墓明朝·王弘诲霜英不与众芳同,立懦廉顽振古风。一代乾坤扶正气,九天日月照孤忠。寒云黯淡沧溟外,古庙凄凉暮霭中。肃穆冠裳齐望拜,生刍一束意无穷。
  • 3.《端阳西湖泛棹明朝·叶萼兰枻折简传羽客,若耶溪里亦鸥群。茭牵箫管千欢合,水喷龙鳞一笑分。画舫凝妆迷晓曙,绮台连袂乱晴云。汨罗午夜随风月,直到咸阳□楚君。
  • 4.《陆教授致政宋朝·释元肇去秋哭子过蒸山,岂料今年逝不还。自是广文甘独冷,卑从神武乐高闲。枌闾南望无回日,莲土西归觉梦间。同队相看成白首,先将老泪为君潸。
  • 5.《寄邝时用黎景升二别驾明朝·江源舟过严濑思时用,月上兰溪忆景升。叹我嗟跎三尺法,看君清白两条冰。有诗满箧开怀抱,无术随时任爱憎。放棹山阴今日负,论文京国昔年曾。
包世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
包世臣(1775一1855),安吴(今安徽泾县)人。清代学者、书法家。包世臣是北宋名臣——包拯二十九世孙。字慎伯,晚号倦翁、小倦游阁外史。嘉庆二十年举人,曾官江西新喻知县,被劾去官。包世臣学识渊博,喜兵家言,治经济学。对农政、货币以及文学等均有研究。28岁时遇邓石如,师从学篆隶,后又倡导北魏。晚年习二王。自称:“慎伯中年书从颜、欧入手,转及苏、董,后肆力北魏,晚习二王,遂成绝业。”自拟为“右军第一人”,自负之极。包世臣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通过书论《艺舟双楫》等倡导碑学,对清代中、后期书的变革影响很大,至今为书界称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