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言记德诗三十首谨献司徒相公·其三十·陈情

朝代:唐朝|作者:崔致远|

俗眼难窥冰雪姿,终朝共咏小山词。

此身依托同鸡犬,他日升天莫弃遗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和寄治之少卿宋朝·吕陶荣路层层满眼开,家山在望懒徘徊。霜侵客鬓须归去,尘拂朝冠是傥来。一棹绿波游不厌,三竿红日梦初回。更闻觞咏同幽趣,应少閒人可预陪。
  • 2.《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·其五明朝·王立道罗浮一别已如梦,新向燕支山下来。闻道主人重华色,笑颜不惜为君开。
  • 3.《绝句三首·其二元朝·清珙玉堂银烛笙歌夜,金谷罗帏富贵家。争似道人茅屋里,一天晴月晒梅花。
  • 4.《董紫冈移居明朝·何良傅南郭寡尘鞅,东林有胜名。青山斜枕市,绿水曲依城。夜月家家笛,春风树树莺。结庐心自远,宁复世人情。
  • 5.《阴那山祖师院明朝·李思悦时闻游客荐芳荪,名在前朝已自尊。道本虚空无着相,心何惭愧未忘言。香厨取食驯猿绕,荒院捎云古柏存。我欲曹溪探上乘,却来山里究真源。
崔致远,字孤,号海,谥号文昌。朝鲜半岛新罗王京(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)人。十二岁时,即唐懿宗咸通九年(公元868年)乘西渡入唐。初在都城长安就读,曾游历洛阳。唐僖宗乾符元年(公元874年)进士及第,出任溧水县尉,任期届满,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,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。其二十八岁时,即唐僖宗中和四年(公元884年),以“国信使”身份东归新罗。其留唐十六年间,为人谦和恭谨,且与唐末文人客、幕府僚佐等交游甚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