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相颂

朝代:唐朝|作者:惠能|

心平何劳持戒,行直何用修禅?

恩则孝养父母,义则上下相怜。

让则尊卑和睦,忍则众恶无喧。

若能钻木取火,淤泥定生红莲。

苦口的是良药,逆耳必是忠言。

改过必生智慧,护短心内非贤。

日用常行饶益,成道非由施钱。

菩提祇向心觅,何劳向外求玄。

听说依此修行,天堂祇在目前。

注释

1. 六言 押词韵第七部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烽烟元朝·吴当烽烟寒转急,丧乱岁难休。野老无家别,遗畦尽力求。关河多骑气,江海自渔舟。世事由天运,何须涕泗流。
  • 2.《茶源元朝·李昱晚向茶源过,凄凉不可论。孤舟千里客,茅屋数家村。雁落平沙净,鸦栖返照昏。唯应惬诗思,坐久愈忘言。
  • 3.《干山宋朝·凌岩八峰葱茜石林幽,给事题诗记胜游。昨夜僧归钟鼓静,一声鹤唳海天秋。
  • 4.《怀黄梅三阁·吟阁宋朝·杨杰二十年前令,曾来阁上吟。如今头已白,诗有壮时心。
  • 5.《白帝城谒昭烈武侯庙清朝·王士祯赤甲山头云气苍,枫林萧瑟落微霜。鱼人故垒生秋草,鸟道寒空挂夕阳。当日君臣真洒落,至今祠庙有辉光。江流薄暮闻笳鼓,回首中原泣数行。
惠能的诗词曲代表作

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,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。惠能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,继承了东法脉并建立了南宗,弘扬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的顿教法门。
他弘化于岭南,对边区以及海外文化,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影响,王维《能禅师碑铭》谓其:“实助皇王之化”;同时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养,皇室屡次迎请惠能进宫,并为其建寺造塔。在滑台大寺的无遮大会之后,通过对南北是非的辩论,奠定了曹溪禅在禅宗的地位。
在惠能入灭一百年后,禅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谈禅。柳宗元撰《赐谥大鉴禅师碑》说:“凡言禅,皆本曹溪。”武宗灭法之后,曹溪禅即位居中国佛教的主流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