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建南楼记

朝代:元朝|作者:宋民望|

南邦倚郭鹤山水,昔贤必宅其胜,以便登临者,欲俾听政修令之君子退食而居高明,因以扩仁智之达德,不徒具观美也。

南楼在楚观右、黄鹤楼左,非重屋而谓之楼者,因山而梯也。

登梯而望,前鹦鹉洲,后北榭,大别山其西,凤凰山其东,蜀江之水南来而西注;

向明而席,凡山之如屏如帏者,又皆森列乎几下。

斯楼遂足以尽江汉形胜,而蕃翰眉目具焉。

或曰:六通四跸皆我闼,而南何居?

曰:楼之建虽在武昌置郡后,南之名已定于岐丰肇夏之初矣!

贞女之风,见咏周南;

江汉乃十五国风发源之地,是“南”也,“二南”之南也,“王化自北而南”之南也。

夫江汉称南楼则甚切,后人更曰“白云阁”者妄也。

楼去晋唐远,郡志载庾亮事,异同始终。

宋事考之,即元祐中重建,建中靖国初重修,乾道初再建,嘉定中又修。

我世祖皇帝己未南征是邦,衙府台隍,皆在圣图远览之内。

及异时内附诸司,潭迁鄂徙靡常,存斯楼成毁于不论。

元贞初,官师甫定,付斯楼修复于不急,日凋月敝,来游者如在荒禅败驿,感慨系之矣!

今荣禄大夫、平章政事公忽刺䚟,乃兀里养哈䚟人民口白䚟官人之孙,益速答儿平章之子也。

莅政之明年,慨然曰:“当吾世而废千余年之胜观,何以镇压百州之山川哉”!

即召属计功,命本省掾史刘彝、训蒙古必闇、赤高敬宣使徐复孙、前通城县达鲁花赤马合谋董役。

且曰:“营室而智及百年者,材必良材,工必良工,兹楼突兀武当坛靖之上,云雨风日必先被焉。

昔人所以屡建屡修者,以官视南楼,不以家视南楼也”。

悉薪其腐材,更梁柱以江陵之柏;

夫慵匹直,不会多少,唯精实是图,两掖视旧增多,四荣视旧加辟,盖瓴级甃,垣墙三周,藻棁髹楹,青韨辉映。

财粟计钞五万,实平章公捐己俸为倡,创以春季,成以冬孟,度长洁大,遂为东南登临楼阁之冠。

时总管崔翼繇南康易守武昌,亦相斯事,将纪公成绩,垂不朽。

一之不朽固不系乎兴造之末,然使他人乐其华丽者,知公政事足以泽物;

乐其显敞者,知公胸次足以容众,即周召事业,亦向是彰彰矣!

谨述颠末勒诸石,使他有名笔能美山水之形容,极日月之绘画,则是记也,亦斯楼之副墨子云。

至治壬戌日,长至记。

注释

1. 出处:黄鹤楼志·艺文·文赋·元代、黄鹤楼集补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清平乐令·帘卷曲栏独倚宋朝·吴城小龙女帘卷曲栏独倚。江展暮天无际。泪眼不曾晴,家在吴头楚尾。数点雪花乱委。扑漉沙鸥惊起。诗句欲成时,没入苍烟丛里。
  • 2.《己卯岁除夜大醉宋朝·释德洪昔闻安期生,以术干项羽。羽无人君量,佯狂辄遁去。又闻鲁仲连,舌有济世具。人君欲禄之,高视笑不语。吁古列仙人,万事不干虑。乃肯入世纷,岂非以民故。翩翩遥增击,悠然...
  • 3.《秋屏阁宋朝·释祖可袖手章江净渺然,倚风残叶舞翩翩。霜鸥睡渚白胜雪,雾雨含沙轻若烟。杨柳一番南陌上,梅花三弄远云边。匣鸣双剑忽生兴,我欲因从东去船。
  • 4.《元日过黎氏清泉书院明朝·佘世亨冉冉春云覆短墙,洞门天远自风光。红桃碧柳山初暖,翠竹黄鹂昼自长。南国阳和生瑞蔼,西风浩荡送幽香。小车莫厌频来往,几度寻芳恣老狂 )。
  • 5.《伤逝·其五明朝·李之世悲风从何来,流响度长廊。静聆怯营魂,潜身归洞房。兰缸犹未灭,黯淡杳无光。触物易萦绪,忧来讵有方。残椸积埃尘,颠倒乱衣裳。针刺存箧笥,刀尺委巾箱。高壁留遗挂,香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