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建南楼记

朝代:元朝|作者:宋民望|

南邦倚郭鹤山水,昔贤必宅其胜,以便登临者,欲俾听政修令之君子退食而居高明,因以扩仁智之达德,不徒具观美也。

南楼在楚观右、黄鹤楼左,非重屋而谓之楼者,因山而梯也。

登梯而望,前鹦鹉洲,后北榭,大别山其西,凤凰山其东,蜀江之水南来而西注;

向明而席,凡山之如屏如帏者,又皆森列乎几下。

斯楼遂足以尽江汉形胜,而蕃翰眉目具焉。

或曰:六通四跸皆我闼,而南何居?

曰:楼之建虽在武昌置郡后,南之名已定于岐丰肇夏之初矣!

贞女之风,见咏周南;

江汉乃十五国风发源之地,是“南”也,“二南”之南也,“王化自北而南”之南也。

夫江汉称南楼则甚切,后人更曰“白云阁”者妄也。

楼去晋唐远,郡志载庾亮事,异同始终。

宋事考之,即元祐中重建,建中靖国初重修,乾道初再建,嘉定中又修。

我世祖皇帝己未南征是邦,衙府台隍,皆在圣图远览之内。

及异时内附诸司,潭迁鄂徙靡常,存斯楼成毁于不论。

元贞初,官师甫定,付斯楼修复于不急,日凋月敝,来游者如在荒禅败驿,感慨系之矣!

今荣禄大夫、平章政事公忽刺䚟,乃兀里养哈䚟人民口白䚟官人之孙,益速答儿平章之子也。

莅政之明年,慨然曰:“当吾世而废千余年之胜观,何以镇压百州之山川哉”!

即召属计功,命本省掾史刘彝、训蒙古必闇、赤高敬宣使徐复孙、前通城县达鲁花赤马合谋董役。

且曰:“营室而智及百年者,材必良材,工必良工,兹楼突兀武当坛靖之上,云雨风日必先被焉。

昔人所以屡建屡修者,以官视南楼,不以家视南楼也”。

悉薪其腐材,更梁柱以江陵之柏;

夫慵匹直,不会多少,唯精实是图,两掖视旧增多,四荣视旧加辟,盖瓴级甃,垣墙三周,藻棁髹楹,青韨辉映。

财粟计钞五万,实平章公捐己俸为倡,创以春季,成以冬孟,度长洁大,遂为东南登临楼阁之冠。

时总管崔翼繇南康易守武昌,亦相斯事,将纪公成绩,垂不朽。

一之不朽固不系乎兴造之末,然使他人乐其华丽者,知公政事足以泽物;

乐其显敞者,知公胸次足以容众,即周召事业,亦向是彰彰矣!

谨述颠末勒诸石,使他有名笔能美山水之形容,极日月之绘画,则是记也,亦斯楼之副墨子云。

至治壬戌日,长至记。

注释

1. 出处:黄鹤楼志·艺文·文赋·元代、黄鹤楼集补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垂老别唐朝·杜甫四郊未宁静,垂老不得安。子孙阵亡尽,焉用身独完!投杖出门去,同行为辛酸。幸有牙齿存,所悲骨髓干。男儿既介胄,长揖别上官。老妻卧路啼,岁暮衣裳单。孰知是死别,且复...
  • 2.《满宫花·雪霏霏五代·魏承班雪霏霏,风凛凛,玉郎何处狂饮?醉时想得纵风流,罗帐香帷鸳寝。春朝秋夜思君甚,愁见绣屏孤枕。少年何事负初心?泪滴缕金双衽。
  • 3.《送方以亨还吴兴(三首)·草有不可偃明朝·杨基草有不可偃,木有不可雕。人心非秋蓬,安得随风飘。怜君玉雪姿,明月当清宵。葳蕤紫荆花,辉映非一朝。噰噰寒江雁,去去谁能招。¤
  • 4.《凤凰台上忆吹箫·其二·再用韵赠黄宰宋朝·侯寘尘暗双凫,菊明山径,何妨倦羽知还。最好是,诗翁醉后,瓶罄罍乾。一笑东风打耳,心无竞、远与春闲。时时地,觅伴访梅,寻胜登山。清时俊材定用,看捧诏春郊,月露濡鞍。况...
  • 5.《空舲峡清朝·王士祯月吐空舲峡,流光楚塞旁。渔灯摇宿鹭,篷背受新霜。青草烟波阔,黄牛朝暮长。曾为云梦客,回首忆高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