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三闾解嘲

朝代:明朝|作者:王天性|

长沙有祭左徒悲,言是蛟龙窃所遗。

试问向人求饱日,何如违众独醒时。

黍筒五色丝空系,鱼腹千年魂岂知。

自是楚人多好事,流传野语至今疑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支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杂感·其二清朝·尤怡明月流素影,照我室中帷。清光缺夏满,佳人难再期。宝镜不复开,玉琴生网丝。翩翩双黄鸟,巢我庭树枝。雄衔原上草,雌啄泽间泥。辛苦被流沴,一旦伤其雌。身死亦何言,悲此...
  • 2.《题纸袄宋朝·释怀深新成纸袄著彭亨,掉臂何妨雪里行。我既不怜人不爱,世间从此免相争。
  • 3.《题画明朝·朱纯閒随白云游,静对白云语。只恐出山来,白云竟无主。
  • 4.《偕玄道人郊行明朝·何吾驺孤峰绝岩磴,相对白云心。玉检三生秘,朱弦太古音。凉风侵竹簟,浊酒洒秋砧。不是神仙侣,何因策杖寻。
  • 5.《遇斋毅庵文所小饮敝居遇斋能谈玄修赋赠明朝·余继登天涯宦迹许谁亲,且喜开樽对故人。浮白尚馀年少兴,谈玄欲驻老来身。须知尘世生原幻,莫道丹经诀是真。今日与君聊尽醉,仙家几见有词臣。
王天性(一五二六—一六○九),字则衷,号槐轩,晚年别号半憨。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。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(一五五二)举人。官盱眙县教谕、丰城县令、上高县令、南昌府通判。穆宗隆庆二年(一五六八),以忤上司早赋归田,肆志于山水诗间,尝作《半憨先生传》以自况。著有《半憨集》。清冯奉初《潮州耆旧集》卷一六、吴道镕《广东文徵作者考》卷四有传。王天性,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(一八四六)成式堂藏版《半憨集》卷上所收《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》为底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