俞公达待制挽辞·其二

朝代:宋朝|作者:释道潜|

东吴佳气久氤氲,果见雄才出海滨。

屡试干将羌破胆,忽摧梁木士沾巾。

人间梦断黄粱熟,天上楼成白玉新。

零落山丘今古事,情钟我辈谩伤神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真韵

2. 以上《参寥子集》卷三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清平乐·年年雪里宋朝·李清照年年雪里,常插梅花醉。挼尽梅花无好意,赢得满衣清泪。今年海角天涯,萧萧两鬓生华。看取晚来风势,故应难看梅花。
  • 2.《题竹林寺唐朝·朱放岁月人间促,烟霞此地多。殷勤竹林寺,更得几回过。
  • 3.《青玉案·吊古清朝·徐灿伤心误到芜城路,携血泪,无挥处。半月模糊霜几树。紫箫低远,翠翘明灭,隐隐羊车度。鲸波碧浸横江锁,故垒萧萧芦荻浦。烟水不知人事错。戈船千里,降帆一片,莫怨莲花步。
  • 4.《次复庵学士贤侄寒食雅韵元朝·邵永郊原春色正丰茸,蓝酒榆羹引兴浓。寒食庖厨烟灶冷,踏青巷陌翠帘重。随风细草无端绿,著雨疏花为改容。味道澄心方宴坐,隔林孤起午时钟。
  • 5.《对菊明朝·王弘诲粲粲金英美可餐,九秋风露与清寒。多情似与诗人约,一夜丛开满药栏。
道潜,本名昙潜,号参寥子,赐号妙总大师。俗姓王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(《续骫骳说》)。一说姓何,于潜(今浙江临安西南)人(《咸淳临安志》卷七○)。幼即出家为僧,能文章,尤喜为诗。与苏轼秦观友善,常有倡和。哲宗绍圣间,苏轼南,道潜亦因诗获罪,责令还俗。徽宗建中靖国元年(一一○一),曾肇为之辩解,复为僧。崇宁末归老江湖。其徒法颖编有《参寥子诗集》十二卷,行于世。参寥子诗,以《四部丛刊》三编影印宋刻《参寥子诗集》为底本,校以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简称四库本),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(简称汪本)。新辑集外诗,附于卷末。